1、孩子生气,父母要保持冷静。
很多时候,孩子一生气,父母就跳了,觉得孩子反了之类的。这一类父母一开始就没把孩子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去对待,而是把孩子当作了自己的“私有物品”。要知道,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他有着自己的思想,当然,他也有生气的权利。
2、批评孩子行为,而非人格。
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我们在指出他所犯的错误时,必须注意不要否定孩子本身,要让他认识到:他是好孩子,不好的只是他做错了具体某一件事。正因此,才让我们失望。因为他做的错事不符合他的身份和一向的表现,我们希望他改正错误。这样,孩子才会更深刻地认识到他所犯的错误,并尽力避免再犯。
3、孩子分享心事时,不要做出早就了解模样。
不仅是在聊天过程中,我们不会在意孩子的话,不能做到认真听孩子说,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无法真正做到认真听孩子说。纵使你真的已经全部知道了,也请让孩子把话说完。
4、尊重孩子隐私。
孩子的隐私常被侵犯,父母又不善于补救,其结果必定是孩子对父母反感,不信任。一旦双方形成隔阂,再对孩子进行有效教育就困难了。
5、当顾问,不当领导,给予意见,别用命令。
我们希望孩子听话,而孩子又何尝不希望父母尊重他的意愿呢?换个角度让孩子自己选择,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虽然他的选择可能会令他吃点小苦头、受点小挫折,那又有何妨呢,相反,小小的挫败还能令他进步与成熟。
6、用“如果……会更好”取代“但是”。
如果孩子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尽如人意,要指出孩子的具体不足。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出息,然而,对孩子的“出息”与否,要从长计议,不要一棒子打下去。尽量用婉转的语气。否则,孩子从小在“一锤定音”的消极定论中会逐渐丧失勇气和斗志。
7、澄清语意的沟通法,比如“我的意思是…”。
孩子年龄小,但也是一个有着独立人格的人,也应该受到尊重。作为父母,要让孩子知道你不是在命令他,要清晰表明自己的尊重与立场。
8、做建设性批评。
强调孩子的长处及可改善之处,而不是借问题进行人身攻击、批评孩子个性上的缺陷,这样可以避免孩子采取防卫性姿态,听不进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