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瑛
朱明瑛
百科名片
人物档案
性 别:女
生 日:1949年11月20日
出 生 地:辽宁省沈阳市小河沿
特 点:能歌善舞、风格迥异、豪迈奔放、声情并茂。
个人简介
1986年被中国文化部授予“国家一级演员”称号。专攻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歌舞艺术,兼学中国古典舞、芭蕾舞、民间舞和钢琴。1985年由文化部公派自费赴美学习现代音乐和文化产业,填补了中国在此领域中的空白。
1984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朱明瑛一人连唱了三首歌曲,每首歌都成为人们传唱的经典,这对于现在上春节晚会的明星们来说是不可想象的,而朱明瑛让观
众们最难忘的则是那首经久不衰的《回娘家》。1997年2月6日,朱明瑛再次参加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与歌手孙国庆、 彭羚(香港)等人共同演唱了《公元一九九七》,迎接香港回归之日的到来。
成功背后
朱明瑛的勤奋好学和她生性中的那种坚韧的毅力,决定了她必定能成就一番事业的人生。“文革”十年,使朱明瑛和同时分到东方歌舞团的学员们荒废了作为舞蹈演员的最宝贵时光。在许多人感到茫然无目标、等待着别人安排自己命运的时候,朱明瑛却决定学外语、练唱歌。她想起了周恩来总理曾经对东方歌舞团演员们说过的话:“你们要好好学外语,要认识到,你们不仅是艺术家,而且是外交家,通过你们,和亚非拉人民交流文化艺术,加强人民之间的友谊。”她在心中早已
盘算了很久了:对于吃青春饭的舞蹈演员职业来说,28岁的年龄已经是事业的黄昏了,如果没有一技之长来辅佐,很快就该退役了。她想,亚非拉的艺术是载歌载舞的艺术,东方歌舞团里没有能唱又会跳的演员,自己的嗓子条件不错,如果自己学会了外语和唱歌,就可以填补团里的这个空白。
但是,那时她已经为人妻、为人母,再从ABCD开始学英语,谈何容易!而且当时她刚刚从下放农村回到北京,工资仅仅40多元,她不得不常常乘几小时的车,到离家很远的郊区找免费或少收费的老师辅导。许多人都说她是自找苦吃,但朱明瑛可不是听天由命的人,有了奋斗目标,她哪还在乎什么辛苦!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寒风酷暑,她都坚持去学习,直到掌握了3000个单词后,考入语言学院的外语进修班。
1979年,在东方歌舞团的一次演出审查时,朱明瑛毛遂自荐了自己准备的节目。那次的演出,决定了朱明瑛的命运,也为中国东方歌舞团的演出打开了新局面。经历了十年动乱的中国大陆百姓,早已听腻了垄断多年的样板戏,当东方歌舞团重新公演,把一台多姿多彩的节目呈现在观众面前时,整个神州都轰动了。在整整五年里,朱明瑛唱遍了全国,而且还经常为外国来宾和元首演唱,为几十部影视剧配唱了主题曲,那阵势完全可以用大红大紫来形容。可是,80年代初期,中国文艺界还笼罩在“极左”的气氛里,朱明瑛虽然被中国电影家协会吸收为会员,却被音乐家协会拒之于门外,原因是有些人认为她演唱的歌曲是低级庸俗不入流的。朱明瑛没有生气,她说,“人哪,往往容易埋怨客观,对别人生气。我是认定一条,与其对别人生气,不如长自己的志气。”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朱明瑛演唱了《回娘家》风靡全国。朱明瑛之所以能屡屡获得成功,应该说就是得力于她天性中最可贵的素质——自觉的反省能力。她觉得自己“半路出家”,的确“先天不足”,若要攀登艺术的高峰,还需要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于是,在前途一片灿烂,身边满是鲜花掌声时,她选择了激流勇退。
朱明瑛走出了国门,留学美国,一切从零开始。为了交付每月750
美元的学费,她边读书边打工,有时一天要打四份工,常常干到深夜一、两点钟,洗盘子、当佣人,几乎干遍了所有脏和累的活。可是不管多么累,朱明瑛都坚持去上课,第一学期就读下了10门课程。在进入美国三大著名音乐学府之一的伯克利音乐学院时,朱明瑛是全校年龄最大、成就最多、基础最差的学生。开始时,就她在国内所学的英语基础,流行音乐概论、爵士和摇滚音乐史、黑人音乐、非洲音乐等等课程对她来说几乎就像在听天书。可是朱明瑛有对付任何困难的经验,她采用最实实在在的方法,把老师讲的东西都记下来,晚上回去再下工夫。就这样日拼夜熬,她居然赶了上来,而且最后成了3000多名同学中的佼佼者。8个学期中,她的成绩是全A+,成为当年学生中的第一名,而且一直是全额奖学金的保持者。自己学成后,朱明瑛又把儿子王珏接到了美国。从伯克利音乐学院毕业的王珏,如今已是现代乐坛的领军人物。
由艺术家变为企业家,是朱明瑛生活和事业上最大的转折。故事的开始是她结识了一对在美国化工界颇有影响的夫妇,他们曾在中国做过多年生意,还曾随尼克松总统访华,是“中国通”。这对夫妇不仅对朱明瑛如异国父母,还引领她走入了“实业金字塔”。朱明瑛在老夫妇的引荐下,先迈入了国际规模的跨国实业集团——格尔德曼金融集团,负责远东事务,成为年薪7万美元的白领丽人。她也在美国最大的自动化控制公司——费希尔·罗斯蒙特公司的中国代理处工作多年,主要业务是向中国的大型制药、机械、化工等企业引进美国的成套自动化设备。她始终把民族的利益放在商人的利益之上,热心地为祖国和美国搭起贸易的桥梁。有一年东北制药厂准备上马生产30吨VC工程,朱明瑛在有众多国际公司参与的激烈竞争中,一举拿下了这个全套引进自动化生产设备的重大项目,而且将原来的85万美元的谈判底价,降到了44万美元,为国家节省了41万美元的外汇。
不断地挑战自我,不断地树立新的奋斗目标,是朱明瑛的人生座右铭。在去国十年后,朱明瑛又选择了回国发展的道路。目前她开创的“明瑛发展有限公司”已在影视、广告、音乐制作、艺术教育等多方面小有名气,朱明瑛正在为实现自己的更大理想不懈地奋斗着。
母子之情
“当初反对儿子学音乐”
音乐学院拿的是全额奖学金,她仍坚持打工,最累的时候同时打4份工。如此辛苦,是为了给儿子挣学费和生活费。在王珏15岁的时候,朱明瑛把他接到了美国。王珏在美国高中的成绩很好,朱明瑛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母子俩当时居住的那个地区是美国著名的“剑桥区”。然而,当儿子高中即将毕业,朱明瑛酝酿把他送进哈佛大学或麻省理工学院的时候,王珏却把自己的大学志愿铆定在了音乐学院上。“我当时完全不赞成!”朱明瑛说,“我不觉得欢欢(王珏的小名)有特别的音乐才华或天赋,同时也知道这一行的艰辛。我希望儿子能学一门比较踏实的专业,找一个稳定的工作。”
伯克利学院的“母子”双杰
最后,朱明瑛还是“屈服”了。她说,王珏最大的特点就是倔,什么事情他如果决定了,怎么都拗不回来。 刚上学那会儿,王珏经常向朱明瑛要钱买一些和音乐有关的东西。朱明瑛觉得儿子贪玩,因此总“一毛不拔”。后来,王珏跟她说:“妈,看我都瘦成这样了,给我点钱买汉堡包吧!”朱明瑛于是一星期多给他5美元零花。过了段时间,她觉得不对:儿子怎么越来越瘦了?一天,她来到儿子的宿舍,发现满房间都是方便面!原来,王珏竟把那些“生活费”、“零花钱”省下来买CD和音响器材了。那一刻,朱明瑛终于明白了儿子对于音乐的爱有多深。
王珏刚入学的时候,朱明瑛曾抱有“花钱让他玩四年”的心态;而最终,她没有为儿子的大学学习花费太多,因为王珏优异的学习成绩让他除了第一学期外,以后每个学期都赢得了全额奖学金。“伯克利音乐学院这些年唯一一个八学期都拿到全奖的学生就是我;而极少数的几个七个学期拿全奖的学生之一,就是欢欢!”朱明瑛骄傲地说。
是“老板”,更是母亲
去年9月,王珏从美国回来,“签约”于母亲的“明瑛唱片”。仅两个月时间,他完成了集曲、编、制、奏、唱为一身的个人专辑。随着单曲《明天》创造了全国16家电台联播的“中国歌曲排行榜”建榜以来新人首周上榜的最佳纪录,王珏的名字很快被人知晓。今年3月,他获得了第
九届华语榜中榜内地最受欢迎新人奖。朱明瑛说,尽管是儿子的“老板”,但在音乐方面,她很少给儿子什么“建议”,因为他们专长的音乐风格不一样———尽管在同一所音乐学院就读,但母子俩除了必修课以外,所挑选的选修课完全不一样,朱明瑛学爵士乐、艺术教育、艺术产业,而王珏主攻R&B、音乐制作等。至于王珏演唱的形式、风格、技巧,朱明瑛觉得,现在还没到她提具体建议的时候:“王珏非常看重我的意见。如果我夸他,他会以为自己已经很好了;而如果我打击他,他会没信心,会紧张。在他刚走上舞台的时候,我只希望市场给他一个真正的检验结果。”
朱明瑛说,目前,她对王珏主要的帮助,是作为“过来人”告诉儿子一些道理:出了名怎么做人;如何面对赞美和批评;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待同行和媒体……她经常说的话是:既然你已经做出选择,就要把音乐作为一辈子的事业。
母子共同追逐梦想
朱明瑛说,她有个“一生的梦想”,就是在中国建立一所拥有教学、研究、展示三位一体的、代表国际一流管理水准的艺术学院,教授内容以当代艺术为主,因为这项发达国家已有59年以上历史的专业,在我国的教育系统还处于空白状态。她希望她正筹办的这座学院,能让有艺术才华的青年人不出国门,就可学到国外最先进、最现代的东西。
艺术人生
谈母亲
是因为母亲给予了我伟大的母爱!”对自己的成绩,朱明瑛第一个要感谢的就是母亲。“小时候,妈妈曾带我去看过一场新凤霞的演出,我被舞台上的音乐、舞蹈和服饰之美深深吸引,从此对表演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妈妈非常支持我,报考舞蹈学校时,妈妈正患癌症,还没康复,但她仍拖着病体带我四处奔走……”直到今天,朱明瑛还记得妈妈临终前对她说的话:“一个人可以什么也没有,但不能没有事业!”因为这句话,朱明瑛在艺术的道路上始终孜孜不倦地探求着。当她第一次站在舞台上唱完第一首歌时,台下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第一个躬,我是鞠给观众的,而鞠第二个躬时,我突然发觉自己直不起身了,因为那是鞠给我妈妈的。我好想对她说,您瞧,我现在不但跳舞,还唱了歌……”朱明瑛动情地回忆着,情不自禁地哽咽了。
谈儿子
2002年的内地歌坛突然冒出一个全新的创作型歌手——王珏,大家总喜欢在他的名字前再加一个头衔——朱明瑛的儿子。说到儿子,朱明瑛抑制不住母爱之情,“他从小就是这样,要做一件事没人能拦得了。当他告诉我要学音乐时,我就决定即使去卖裤子也要供他学习!”朱明瑛一家居住在美国的剑桥大学城,离著名的哈佛和麻省理工大学都很近,她原本希望儿子能在一流学府中学有所成,但王珏却执著地要搞音乐,于是,朱明瑛“答应给他4年时间,让他做自己感兴趣的事”。4年里,儿子非但修了8年的课程,8个学期里还得了7个学期的全额奖学金!对此,作为母亲的朱明瑛有掩饰不住的自豪之情,还饶有兴趣地讲起了儿子小时候的趣事,“没去美国之前,他很顽皮,天天在街上与一群孩子打打杀杀,学校里功课也不好。到了美国,成绩一下就上去了,班里一些南美的孩子经常欺侮他,他也不怕,就学李小龙的架势,后来同学们还真叫他中国的李小龙呢!”朱明瑛说 着还摆了个武打的Pose。
教育背景
艺术成就
曾出访过27个国家和地区,能用26种语言表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歌曲,并多次荣获中国政府、广电部及国际组织颁发的奖项。
1983年在全国比赛中荣获文化部优秀演员奖。
1983年获首届全国十大金曲评选最佳歌星第一名。
1984年和1986年两次荣获太平洋影音公司“云雀奖”。
1986年获广电部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中国首届“金唱片奖”,音带发行量半年内高达500多万盒, 至今保持着中国无人超越的领先地位。
1996年获得中国授予的“中国音乐十年成就”奖。
国内、外演出达数万场次,遍及全国各省市、世界五大洲。
工作经验
1988年6月 -- 1990年6月 美国波士顿
美国格尔德曼金融集团IMPEX国际公 远东部主任
公司作为世界著名自动化控制公司费西尔·罗丝蒙特公司、莫迪康公司、摩尔公司、科马克等公司的代理,创远东地区数千万元销售营业额业绩。
1995年5月 -- 至今
响应中央关于留学生“回国服务”的号召,将国外所学知识、经验、资金带回中国,创办了“北京明瑛发展有限公司”,并任总裁。开始在文化产业领域里创业,取得文化界成功范例;并筹建“北京国际艺术文化文院”,在艺术教育领域填补我国现代艺术教育的空白。
个人演出
筹划并演出“92年美国现代音乐演唱会”
参加联合国“法国La nuit de l'espoir”演出
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唱响改革开放30年来的30首流行金曲”新春音乐会
多次为各种慈善事业捐款,如为修建中国长城筹集资金演出,为失足青少年教育演出,为中国水灾、火灾及非洲饥民赈灾集资,及为第十一届亚运会集资演出,演出累计筹款六百多万元人民币二十五万美金。
社会职务
—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
—北京市妇女联合会理事
—欧美同学会理事
经典歌曲
《黄昏放牛》
《角落之歌》
《襟裳岬》
《喀秋莎》
《恋雪景》(日本)
《邻村的姑娘》
《旅愁》
《明亮的眼睛》
《莫愁啊莫愁》
《大海呀,故乡》
《到我这里来》
《咿呀呀哦雷哦》
《愿大家都成功》
参加的节目
深圳卫视《年代秀》
日期
|
搭档
|
备注
|
2011年5月27日
|
—
|
|
2011年6月3日
|
冠军
|
|
2011年6月10日
|
冠军
|
|
2011年6月17日
|
—
|
|
2011年6月24日
|
—
|
|
2011年7月1日
|
—
|
|
2011年7月8日
|
—
|
|
2011年7月15日
|
姜昆
|
—
|
2011年7月22日
|
该期朱明瑛的儿子王钰也做客年代秀,与90年代常驻嘉宾喻恩泰搭档。
|
|
2011年7月29日
|
—
|
山东卫视《歌声传奇》
演唱曲目
|
嘉宾/选手
|
冠军
|
朱明瑛
|
|
|
黄龄
|
|
|
张伦硕
|
|
|
等到明年这一天
|
许飞
|
|
熊汝霖
|
|
|
咿呀呀噢嘞噢
|
倪珈
|
|
黄昏放牛
|
陆通
|
|
唐宁
|
|
|
莫愁啊莫愁
|
曹轩宾
|
√
|
音乐作品
热门歌曲
专辑
相关内容
媒介
成功地在中国37个省市发行52集国外先进科学教育节目“世界杂志”,收到强烈反响。继而又在30多家省市级电视台成功播放各种不同内容的电视系列剧。
代理知名演员、剧目、中外演艺经纪,建立了全国传媒联合体。
广告
制作
与中国唱片总公司合作制作并在全国发行“中国唱片一百年”音像制品,公司音乐制作室为新一代青年演员创作并制作歌曲,同时为知名企业制作广告商业音乐。